25、天子大蜡八①。伊耆氏始为蜡②。蜡也者,索也。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③。
蜡之祭也,主先啬而祭司啬也④。祭百种以报啬也⑤。飨农及邮表畷禽兽⑥,仁之至义之尽也。
古之君子,使之必报之。迎猫,为其食田鼠也;迎虎,为其食田豕也。迎而祭之也。
祭坊与水庸⑦,事也。曰:“土反其宅⑧,水归其壑,昆虫毋作,草木归其泽⑨。”
皮弃、素服而祭⑩。素服以送终也⑪,葛带、榛杖,丧杀也⑫。蜡之祭,仁之至义之尽也。
黄衣、黄冠而祭⑬,息田夫也。野夫黄冠,黄冠,草服也。
【注释】
①大蜡(zhà)八:祭名,大蜡所祭的八神即下文的:先啬,司啬,百种,农,邮表畷,禽兽,坊,水庸。传说从上古神农氏开始,就已经在年底十二月进行蜡祭仪式,以报答农神护佑。这套仪式传承下来,夏代叫“清祀”、商代叫“嘉平”、周代叫“蜡”,这就是“天子大蜡八” 的起源。周人祭祀祖先称为“腊”,祭祀百神称为“蜡”。“腊”与“蜡”都是祭祀活动,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,人们便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了。
②伊耆氏始为蜡:伊耆氏,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领袖。孔颖达说就是神农氏。
③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:索飨,求索所有的神而尽祭之。
④主先啬而祭司啬也:啬,通“穑”。先啬,首先发明稼穑的人。郑玄说可能是神农氏。司啬,主管农事之神。郑玄说就是后稷。
⑤祭百种以报啬也:百种,百谷的种子。
⑥飨农及邮表畷禽兽:农,指农官田畯。邮表畷(zhuì),是指田畯在田间居以督促农民耕作的房舍。禽兽,谓猫、虎之类。畷者,谓井畔相连畷之所,造此邮舍,田畯处焉。
⑦祭坊与水庸:坊,堤坊,可用以蓄水、障水。水庸,沟渠,可受水而泄之。
⑧土反其宅:反,归。宅,安。土归其安则不崩毁。
⑨草木归其泽:这是祈草木皆归其生长之所,而不生于农田以害禾稼。
⑩皮弃、素服而祭:皮弁,是以白鹿皮为弁。素服,以素增为衣裳。
⑪素服以送终也:案,蜡祭在年终,万物皆岁成而终,故蜡祭有为万物送终之义。
⑫葛带、榛杖,丧杀也:按礼,丧服用麻,杖用竹桐。今以葛为带,以棒木为杖,规格比丧礼低。杀(shài),减、降。
⑬黄衣、黄冠而祭:这是农夫参加蜡祭时的装束。黄冠,指草笠。草色黄。
【译文】
天子的蜡祭,主要祭八种神。从伊耆氏开始才有蜡祭。蜡,就是求索之意,(按古音“蜡”与“索”叠韵,读音相近。)在周历的十二月,把一切和农作物有关的神都找来祭祀一番。
蜡祭的神灵,主要是始创农业的先啬,附带而及主管农事的司啬。祭祀掌管各种谷种的神以报答他们教民稼穑之功。还要祭田官之神以及田官庐舍,祭包括虎猫在内的禽兽,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。
古代的君子,对于有利于农作物的神灵,一定都要报答。迎接猫神,是因为猫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作物的田鼠;迎接虎神,是因为虎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田的野猪。所以要把它们请来加以祭祀。
祭祀堤防和沟渠之神,是因为它们有功于农事。蜡祭的祝祠中说:“土壤归于安固,水流归于沟壑,病虫害不要发生,草木归生于沼泽。”
天子头戴皮弁、身着素服参加蜡祭。穿素服,是因为有助于农事的万物都衰老了,这就等于为其送终,腰系葛制的绖带,手执榛木作的丧杖,这种礼数比丧礼略低,可谓是仁至义尽了。
身穿黄衣,头戴草笠来参加蜡祭的人,都是终年劳碌难得有闲的农夫。田野的农夫头戴黄冠,是因为季秋草木黄落,服象其色的缘故。
26、大罗氏,天子之掌鸟兽者也,诸侯贡属焉①。草笠而至,尊野服也②。
罗氏致鹿与女,而诏客告也。以戒诸侯曰:「好田好女者亡其国。」天子树瓜华,不敛藏之种也③。
【注释】
①诸侯贡属焉:属(shǔ),归属。焉,相当于“之”,指大罗氏。
②草笠而至,尊野服也:草笠是野人之服,今岁终功成,由野人而得,故重其事而尊其服。
③天子树瓜华,不敛藏之种也:瓜华,即瓜果。案,瓜花是时鲜之物,应时需而种,非可聚敛之物,这两句是借以告诫诸侯,勿与民争利,聚敛民财。王引之说瓜华是“瓜匏”。瓜是瓜果,匏是葫芦。瓜华,瓜与果蓏(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)之属。天子所种者,瓜华供一时之用而已,不是收敛久藏之种。此亦令使者归告戒其君之事。
【译文】
大罗氏,是为天子掌管鸟兽的官,诸侯进贡的鸟兽都归属他掌管。蜡祭之日,进贡的使者是戴着草笠而来,这表示对草野之服的尊重。
大罗氏收下了诸侯的贡物,便用鹿和亡国的女子给使者看,同时向使者宣读天子的诏书,并以此告诫诸侯说:“如果沉溺于田猎和女色,将要亡国。天子种的瓜鲍,其种子既不收回也不收藏,以免与民争利。”
27、八蜡以记四方①。四方年不顺成,八蜡不通②,以谨民财也。顺成之方,其蜡乃通,以移民也。既蜡而收,民息已。故既蜡,君子不兴功。
①八蜡以记四方:按,八蜡之祭,四方之国皆通行之,但如果某国年成凶荒,就不行其祭。因此,通过八蜡之祭,就可记知四方年成的丰欠。
③八蜡不通:通,行,举行。
④移(yì):《注》移之言羡也。《疏》以蜡祭丰饶,皆醉饱酒食,使人歆羡也。《杂记》说到蜡祭时人们的高兴,有“一国之人皆若狂”之句。
【译文】
通过八蜡之祭,以记四方年成的丰欠。四方如有年成不顺而欠收的,就不举行八蜡之祭,以使民众谨慎地运用财务。年成丰收之国,才举行蜡祭,老百姓也好借此机会痛饮一番,松弛一下一年的紧张劳动。蜡祭之后,就把谷物收藏起来,让农民休养生息。所以蜡祭以后,君子就不再兴建工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平台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